> 教育 >

在桃园听见“我家的两岸故事”


来源: 网络综合

展览入口处老兵“想家”的上衣。

中秋前夕,天气仍热,但台湾桃园修复保留的眷村——马祖新村聚集的人群不避湿热,无论是在室外听致辞还是在室内看展览,都听了进去看了进去。由口述影像、文物史料组成的“我家的两岸故事”展9月29日在马祖新村开幕。“忘记历史苦难的人,将是下一次苦难的受难者,所有人不要忘记历史。”陆续将200多位老兵骨灰送回大陆家乡安葬的高秉涵老人在开幕式上说。

展览由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主办,展览内容均来自基金会于2016年启动的“迁台历史记忆库”计划,这个计划以记录整理1949年前后抵台人士及后代的口述历史为主,也记录对早期闽南、客家移民的口述回忆,从个体的视角原貌呈现大陆移民台湾的历史与生活。推动此计划实现的威京总部集团沈庆京在开幕式上说:“我幼年随父亲沈春池到台湾,亲身见证迁台人员从暂居到定居、从磨合到融合的时代历程。我遗憾这件事情做太晚了,很多前辈凋零,这段历史记忆面临流失,所以发起抢救这段历史。通过不同身份者的生活故事,拼绘出两岸系出同源的轨迹地图,让未来的人能够共体两岸一脉相连。”

据介绍,记忆库已记录了马英九、冯明珠、刘国松、宋少卿、李艳秋等台湾各界人士的口述故事。当天的展览是2020年的首展,同题展览曾巡回展出,观众达3万人次。今年的展览包括迁台轨迹、我的传家宝、人称纪实影片等。展览设在修复后的眷村房舍内,进门便可见到老兵穿过的“想家”上衣。在高秉涵1979年写给母亲的家信复制品前,记者问老人是否原件,他说,原件给老家山东荷泽收藏了。信上写道:“娘,我会活着回来,我也深信我一定会见到我健在的亲娘……”老人告诉记者,他到台湾后只想两件事,一是娘,二是家乡的食物。

今天的开幕式上,当然有远近赶来的老人家,也有眷村的二代、三代和关注那段历史与文化的各界人士。知名作家郭冠英说:“自1979年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起,大陆在两岸关系上一直开大门走大路,对两岸关系一些重要的人和事件,我有一手的采访资料,可以证明台湾有些人的诠释是错的。”

“我家的两岸故事”展览志工(志愿者)金爱娣是1949年迁台人士的第三代,她说,课本不教的不代表没有发生过,官方不讲的不代表不存在,我呼吁意识形态不要试图改变历史,让我们的历史好好保存下去,传承下去。

(本报桃园9月29日电)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