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 一生守护(讲述·一辈子一件事)-天天动态
2023-02-20 14:18:5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1999年,巡护长城的张鹤珊。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片) 图②:2018年,张鹤珊在巡护长城。曹建雄摄 |
人物小传
张鹤珊:1955年生,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子峪村村民,义务守护村子附近的明长城45年,并收集整理了20多个长城民间故事,编辑成《长城民间传说》。2002年,成为中国长城学会首位农民会员;2003年,成为秦皇岛市首批长城保护员;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授予“文物保护特别奖”;曾获“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等荣誉称号。
天刚蒙蒙亮,68岁的张鹤珊就已经踏上山路,开始巡护长城。一把镰刀、一只编织袋,是他的标配。
一路割除杂草,捡拾垃圾,查看城墙……“大家都叫我‘长城活地图’,这可不是凭空得来的,是靠我的双脚一步步走出来的。”说起这些,张鹤珊颇为自豪。
守护长城的路,张鹤珊一走就是45年。“长城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要一直守着它。”张鹤珊深情地说。
每天6公里,巡护长城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皮肤黝黑、头发花白,这个花甲老人走起山路来健步如飞。每天巡护6公里、查看23个城楼,最快的时候,张鹤珊只用不到4个小时即可完成。巡护长城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得巡一遍,不去看看心里就不踏实”。
张鹤珊生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子峪村,村子后山便是连绵起伏的长城。“守护好长城是我一直就有的想法。”以前,忙农活的他只能偶尔上山去看看,真正让他踏上巡护长城之路的是“黑家楼”里一块丢失的石碑。
“黑家楼”是长城上的一个城楼,离张鹤珊家不远。有一次,他在“黑家楼”里看到一块石碑,没想到,不久后,这块石碑不翼而飞了。“石碑上记录着长城的历史,碑没了太可惜了。”几天后,他不顾妻子的反对,义无反顾地上了山。“祖先修长城,我来守长城。守住长城,就是守住我们自己的根。”张鹤珊坚定地说。
从平顶峪到董家口,这段长城约10公里,刚开始时,张鹤珊走完一遍就要花近一天的时间。周围树高路陡,磕着碰着是常事。“最怕的还是夏天的野蜂,被蜇了脸就肿得像个馒头。”不过,这些都难不倒张鹤珊,真正让他犯难的是乡亲们的不理解。“有人叫我‘闲事篓子’,说我瞎管闲事。”可张鹤珊有一股倔劲儿:“总有一天,时间会证明我做的是对的!”
时间的确给出了答案。2002年,董家口长城景区设立,带火了当地的乡村游,张鹤珊一下子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人。2003年,秦皇岛市建立长城保护员制度,张鹤珊成为首批长城保护员。他守护的这段长城,保持了明长城的原始风貌。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保护长城的队伍中。
走访村里老人收集故事,为研究长城文化留下更多素材
对张鹤珊来说,长城不只是冰冷的城墙和城楼,“我从小就听长城的故事长大,守护长城,不仅要守住一砖一瓦,更要守好背后的文化。”
巡护路上,张鹤珊很忙。他不仅要劝走放羊倌、赶跑偷砖人,阻止别人破坏长城,还要搜寻长城的断碑和残片,从乡亲们口中搜集长城民间故事。碰上年纪稍大一点的乡亲,他就拉着对方聊起来,晚上回家后,就把听到的故事记下来。
2002年,张鹤珊成为中国长城学会首位农民会员,从此,他更忙了。
张鹤珊守护的明长城沿线,有许多像城子峪一样的小村庄。一到晚上,他便带上馒头、花生米、白酒,开始走村串户搜集故事。“最远的村子离我家有10里地,往返一趟要两个小时。”张鹤珊去过十几个村,走访了近百名老人,搜集了数百个故事。
张鹤珊将这些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与碑文、地方志、长城百科全书等资料逐一对比考证,最终整理出20多个故事,编辑成《长城民间传说》,2009年正式出版。
张鹤珊每天都写巡护日志,如今,他写下的日志有近20本、超百万字。他还把“丈量长城”的任务也承担了下来。一个人不好量,他就周末拿着皮尺,和儿子一起上山。张鹤珊对自己守护的每一段长城、每一座城楼的建筑形式、材料、尺寸都做了详细记录。
最近,张鹤珊又将自己的日志和读书笔记进行整理,出版了一本新书《张鹤珊聊长城》,讲述他和长城之间的故事。“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研究长城文化留下更多素材。”张鹤珊说。
免费当导游讲解长城文化,引导人们文明游长城
在张鹤珊的家门口,曾经立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张鹤珊,免费导游”。
免费导游是张鹤珊想的一个招儿。巡护中,他发现有些游客乱扔垃圾,甚至还会在城砖上刻字。张鹤珊看着心疼,但由于不知道游客的进山时间,他只能事后发现、慢慢清理。于是,张鹤珊萌生了当免费导游的想法,游客到哪他就到哪,如果有不当行为,他可以及时劝阻。
“免费导游”的牌子是立起来了,可来问的人却寥寥无几。张鹤珊主动联系了一些旅游团的负责人,提出免费为他们当向导,义务讲解长城知识。现在,有游客来爬长城,张鹤珊一准能知道。还有一些游客会随身带着垃圾袋,跟着他一起清理长城沿线的垃圾。
和游客打交道久了,张鹤珊发现,最有效的方式还是讲解长城文化。有一次,20多名大学生来长城写生。在一座城楼里,一个小伙子刚要在砖墙上写字,张鹤珊没有直接制止他,而是讲起了在这座城楼里王秀英替丈夫守卫的故事。故事讲完,众人鼓掌,小伙子也连连道歉。“不爱惜是因为不了解。当大家了解了长城背后的故事,都会心存敬畏,不忍心破坏。”张鹤珊说。
这些年,年近古稀的张鹤珊还赶了一回时髦——学摄影、拍短视频。
夏天的野花,冬天的白雪,巡护路上,每次遇到美景,张鹤珊都会用手机拍下来,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他还专门在短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
讲述长城背后的故事,记录巡护路上的趣闻,介绍关于长城的小知识……两年多来,张鹤珊发布了700多条短视频,如今,他的短视频账号有近40万人关注。为了让自己拍摄的短视频更有吸引力,张鹤珊下了不少功夫。“每次拍摄前,我都会花几个小时琢磨一下选景和内容,想一想怎么让视频呈现得更有趣。”张鹤珊笑着说。
空闲时,张鹤珊还会去学校讲课,跟孩子们分享长城的魅力。“守护长城不只是一部分人的责任,更应该成为一种文化传承。有更多的人了解长城,就会有更多的力量保护长城。”张鹤珊说。
让更多人了解长城、爱护长城(记者手记)
崎岖的山路,张鹤珊走了45年。即使困难重重,他也从未想过停下脚步。张鹤珊说,这就是一个普通农民干了一件普通的事,只是因为用心才显得特别。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了解长城、爱护长城。
张鹤珊的用心不只体现在长年累月的坚持,更体现在对文物心存敬畏:把一块块散落的砖块放回原处,清理城墙上的刻字,一个一个搜集有关长城的传说……他还买来许多有关长城和文物保护的书籍,时时阅读。
因为敬畏,所以爱护。张鹤珊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对长城的爱护、对历史文物的敬畏埋进更多人心里,一代代传承下去。相信这一颗颗种子,终将汇聚成一股股保护长城和传承文化的坚实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0日 06 版)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
一砖一瓦 一生守护(讲述·一辈子一件事)-天天动态
-
通讯!冷空气尚未退场 气象部门提醒做好“春捂”
-
看点:越来越年轻的非遗——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观察
-
北京经开区:打造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
-
当前播报:一个联调中心 多元化解矛盾(深阅读)
-
“充满奋发向上的发展活力”
-
与时间赛跑 为生命接力(环球走笔)
-
【热闻】龙游数字种植带来高产量高效益 一亩花菇年产值超100万元
-
杭州两会·观察丨“数字经济第一城”要“旧城改造”?浙报头版关注了
-
工作场所母婴室严重不足,“37度的母爱”何处安放? 当前速看
-
未来三天我国西部地区新一轮降水发展 中东部气温起伏波动大 世界动态
-
中国首枚!她创造了历史!
-
双双辞职回家带娃,学霸夫妇如何获得育儿幸福感?
-
全球观焦点:中国队获得2023年亚洲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冠军
-
“‘香香’再见,我们会去中国看你的!”
-
绿园区15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环球热点评
-
国信农业: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者实践者 焦点简讯
-
市税务局:以智能高效服务为民企“强筋壮骨”|微资讯
-
滚动:如何填补数字鸿沟,让“老有所乐”提质升级
-
江西警方通报3名民辅警查酒驾时被刺身亡: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已被刑事拘留
-
速读:【奋进的春天】山西:“满格电”助力高质量发展
-
【走进区域看发展】智慧赋能里的双城新机遇|百事通
-
突发!普陀山一游客突然倒地,心跳暂停,危急时刻,路过的一位游客紧急出手,黄金时间内抢回生命!-天天聚看点
-
奋进的春天丨吉林:大项目高效推进 冲刺首季开门红 世界关注
-
奋进的春天|江苏扬州:“弦满弓张”抓项目,冲刺首季“开门红” 全球最资讯
-
天天热议:【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中国】鼓励创新产业集聚支柱产业迸发新动能
-
全球今头条!【发现最美 你评我论】福建宁德:乡村振兴新样板 “破木屋”变成了“黄金屋”
-
美国数千人将举行集会 要求停止对乌提供武器 精彩看点
-
春节以来,浙婺演出场场爆满
-
湖州设立“强村富民指数”评价体系 让后进者出汗 为实干者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