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 >

全球聚焦:增设“禁止标志”为地铁文明护航


来源: 长春日报


(相关资料图)

迟末 作

随着北京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的增多和运营组织模式的多样化,车站内外情况也变得更加复杂,北京目前应用的轨道交通标志地方标准已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目前,新版的北京市轨道交通客运标志地方标准正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记者注意到,新版标准对于出行指引更加清晰明确,同时还增设了请勿外放声音等“禁止标志”。

(据《新京报》)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文明乘车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从车厢内进食、外放音乐到占座霸座、地铁上堵门,种种乘坐地铁的不文明现象时常见诸报端。人民网曾在微博发布“车厢内哪种行为你最反感”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36%的网友反感其他乘客“躺卧占座或踩踏座位”;不满“使用电子产品时外放声音”“吃有味道食物”紧随其后,分别占30%和21%;有13%的网友投票给“乞讨、卖艺、被推销”。

为提升乘客素养、涵养地铁文明,北京市于2019年5月发布了修订后的《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明令禁止列车内进食、外放音乐等行为,如劝阻制止不听,地铁运营方有权拒绝提供乘车服务。2020年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对城市轨道交通中的禁止、约束行为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在车站、列车内吸烟,点燃明火”等十类禁止性行为以及“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列车内进食”等七类约束性行为。正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的新版北京市轨道交通客运标志地方标准,进一步对提醒标志进行了更新调整,其“禁止标志”包括上述规定中列举的禁止性行为以及约束性行为。比如,“请勿饮食”从“劝阻标志”变成了“禁止标志”,新增了“使用电子设备时请勿外放声音”等标志。通过设立“禁止标志”,既可让乘客明确禁止事项,也是对乘客的一次文明提醒。

目前,一些城市针对地铁车厢内进食、外放音乐等不文明行为制定了具体罚则。笔者认为,规制不文明现象、保障地铁文明,相应的处罚可以有,这样公众才敢于向不文明行为说“不”,才有可能杜绝种种不文明现象,但同时也有必要参照北京的做法,以更加清晰明确的“禁止标志”提醒和引导乘客增强文明素养,涵养地铁文明。只有通过管理部门和广大乘客共同努力,才能让文明规则深入人心,让文明乘车成为每个人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自觉。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