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种粮” 稳当增收 全球观察
2023-05-22 09:02:17
来源:
长春日报
(相关资料图)
蓝河坝水稻种植合作社的插秧机已装载好秧苗盘,农机手正做着最后的调整。 张欣禹 摄
眼下,在盛产优质稻米的拉林河畔,榆树市于家镇三道村的蓝河坝水稻种植合作社已经忙碌起来。伴随着农机的轰鸣声,一株株秧苗被插入田里,技术专家们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服务。“新粘1号”“黑珍珠”“秋田小町”“稻花香2号”……秧苗在如镜的水田里接受着阳光的爱抚,情景生动美好。
与其他地块不同的是,这片4000公顷的水稻早已有了“主”。“订单早就签完了,先销后种,不愁卖,而且大家伙儿的地按一个标准种,米质肯定好。”社员们对这种“订单种粮”特别认可,“能种好地,能增收,感到踏实有底气。”
搞“订单种粮”来自合作社理事长李财深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坚持与执着。他说,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水稻没法做到标准化,也就很难保证稻米品质。如果把土地集中起来,可以干成一家一户干不成、干不了的大事。他说的“大事”,就是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
蓝河坝水稻种植合作社的稻田处于河套荒地,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插秧结束后,合作社采用人防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施用有机高效活性肥,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同时,在稻田中投放鸭子,为水稻除虫、除草。稻鸭共生,让农户们在一块田里有了两份收获。
“合作社有机大米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有机标准来执行的。稻田养鸭是一种鸭稻共生的理念,只要鸭子在田里能够生存,也间接证明了合作社水稻大米是无毒无害的。 ”李财深说。
合作社还成立了榆树市蓝河坝米业有限公司,这里每天可以处理稻谷900吨,一袋袋大米陆续从生产线上运出。大米生产线上的忙碌和稻田里社员的劳作相映成趣。
作为合作社的理事长,李财深带领村民从一间大米作坊起步,如今已发展为覆盖周边5个乡镇,发展农户2000余户。经过他和社员们共同努力,合作社这两年增收1200多万元,年销售额近2亿元,合作社的“蓝河坝”牌大米系列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
“订单种粮” 稳当增收 全球观察
-
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要闻
-
野外红外相机拍摄到“四不像” 中华鬣羚现身广东南岭
-
男子酒醉殴打孕妇致其耳聋 被刑拘_世界今亮点
-
镜观吉林 | 奔跑吧,长春! 环球快看点
-
新修订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印发|当前最新
-
环球播报: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
央广财评|从畅销海外的“新三样”看中国经济新动能_微资讯
-
陈茂波:香港经济朝高质量发展 职专训练发展空间大
-
【全球新视野】追着花儿看新疆|与农户奏响“援疆”羊产业
-
焦点!塔克拉玛干沙漠迎来旅游热 “沙海”风光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
陈茂波:香港经济朝高质量发展 职专训练发展空间大|速看料
-
人间好时节丨小满:知足常乐,小满是福-每日消息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我国南海发现两处古代沉船
-
全球热点!“离太阳最近”的图书馆
-
全国助残日|咖啡应有声 当前短讯
-
当前热讯:江苏兴化香葱进入收获期 垛田上一派忙碌景象
-
科幻产业正脱颖而出——北京市区企联动打造重点项目群 全球新要闻
-
全球通讯!咱们同胞好样的!中国台湾选手高举五星红旗站上领奖台
-
节气里的中国智慧丨今日,小满
-
刚刚,发射成功! 世界今热点
-
提升国产大豆产业竞争力|天天快资讯
-
第13次捧杯!中国队3-0完胜韩国队 实现苏迪曼杯三连冠
-
21日小满:又到风吹麦浪时,万物欣欣皆向荣 环球时快讯
-
今日小满,静待繁茂|全球信息
-
外媒:中亚国家深化合作 实现各国人民和平与繁荣|世界即时
-
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成功发射
-
2023最新社保补助?假的!别点!-全球看点
-
武汉:撑起“网络强国”的中部脊梁-世界焦点
-
江苏网红“三千哥”直播打PK喝白酒去世,律师:难以完全排除pk方责任 环球速看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