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可回收、新能源、高科技——成都大运会尽显绿色风尚
2023-08-03 13:29:57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8月2日电 无论是各项强化资源再利用的低碳运营举措,还是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抑或是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的体育场馆,成都大运会处处彰显“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
(资料图片)
随处可见“可回收再利用”
每一个在成都大运会场馆用餐的工作人员,都已经习惯将食物残渣和餐盒分开丢弃,垃圾箱上分类丢弃的提示,展示出成都大运会的绿色标签。
“这个餐盒其实也是可降解、可回收材料。”指着记者手中的餐盒,水球场馆志愿者范烨说。不仅如此,主媒体中心、场馆内提供的饮用水瓶上,也都设置了记号区域,避免饮水浪费。
7月30日,男子水球场馆内的饮用水,可做标记。新华社记者王君宝摄
可回收、再利用,已经贯穿成都大运会的各个方面。
“你将喝完的瓶子放进去,可以兑换礼品。”中国水球队运动员王贝易注意到了大运村里特别的设施——人们将喝完的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废弃品投进其内部后,机器即刻对废弃品进行扫描分析并生成碳积分小票,凭小票可兑换相应的礼品。
“这个设施名为‘低碳魔方’,在大运村和比赛场馆都有放置,我们希望这种趣味互动能鼓励人们践行健康低碳的生活。”现场工作人员傅诗婧介绍。
7月30日,大运村内的“低碳魔方”。新华社记者王君宝摄
不仅如此,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内的300多把“雪花椅”,全部由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租赁而来,既节约成本,又物尽其用。
新能源车无处不在
和成都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新能源车一样,成都大运会在车辆使用上,也践行“绿色出行”理念。
在大运村,新能源摆渡车成了西班牙跆拳道队员亚历山大·罗德里格斯每天必须使用的交通工具。这些摆渡车共停靠10个站点,载着运动员每天来往住处、餐厅等地。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负责大运会交通保障的新能源公交车。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大运会期间,共有1340辆新能源大巴、1000余辆新能源小型车用于交通服务。大运村到中心城区场馆交通90%使用新能源车,大运村内部则100%使用新能源摆渡车。”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专职副部长杜胜歌说。
此外,成都充分利用大运会契机激发产业活力,积极发挥本土产业优势,加速充换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设施场景融合,龙泉赛区配备了50台“龙泉造”氢燃料车用于赛事保障,郫都区中石油古城油氢合建站建成投运,缓解了当地100多辆公交车的用氢需求。
建筑设施尽显“科技范”
顶着烈日与近40摄氏度的高温,记者走进大运村的生活服务中心,感到阵阵清凉爽快,却不见空调。
原来,这座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技艺“冷巷”——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工匠们设计出一种独特的建筑构造,能产生自然通风的效果,从而为建筑降温。
“‘冷巷’的物理原理是气流在穿过一个由宽变窄的区域时,流速加快形成负压,从而带来更多的室外气流,带走更多的室内热空气和湿气。”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师卢义修说,这处“冷巷”建筑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一年能节省约70000度电。
这是7月15日在成都大运村内拍摄的一处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冷巷”。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此外,成都大运会的13个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成都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建成雨水回收系统,留存的雨水可以转换为场馆的绿化养护用水,全年可节水3000吨以上。网球比赛场馆的发电玻璃被用来为指示路标供电。除了使用碲化镉发电玻璃,在一些比赛场馆还配置了地源热泵系统为场馆发电。
“我们将参照北京冬奥会,力争赛后1个月发布《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报告》,提炼典型案例,形成大运会绿色低碳实践遗产。”杜胜歌说,经第三方核查机构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在全面落实源头减排措施后,将减少碳排放约2.6万吨。
执笔记者:王君宝;参与记者:姚友明、陈健、董小红、袁秋岳、康锦谦、陈地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
成都大运会|可回收、新能源、高科技——成都大运会尽显绿色风尚
-
走!去看场大运比赛
-
批发市场里有了退役军人服务站
-
“亚洲一家”共创未来 杭州亚运会推广歌曲《同爱同在》MV发布
-
河北涿州:靖雅学校1400余名被困群众全部转移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防汛应急响应提高到三级
-
太棒了!警犬“江勋”强拽着民警找到密林中毒品
-
公安部推出多项便民措施 力争8月底前实施
-
积极应对极端强降雨汛情 各地抢险救灾持续进行
-
应对汛情 公安交管部门协助转移群众4.3万人次
-
国铁集团:加强重点物资运输 保障各地迎峰度夏
-
新华时评:初心如炬,中国“蓝盔”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
玩经济胁迫伎俩的美国徒增笑料
-
众志成城 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应急处置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医保基金收入约1.63万亿元
-
强降雨后地质活动相对活跃 如遇滑坡灾害该如何应对?
-
小田改大田 提升耕地作业条件 来看湖南汨罗小田“变形记”
-
强降雨过后,日常生活要注意些什么?这份健康小贴士请收好
-
众志成城 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应急处置
-
新华全媒+|向您敬礼!
-
夏季交通安全整治行动启动
-
我省举行全民健身主题广场舞集中展演活动 舞动浙里 礼迎亚运
-
乌干达媳妇带丈夫回老家,第一次去非洲的中国女婿上门礼是头羊
-
中国地热直接利用规模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向大地要热能
-
河北省减灾委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Ⅱ级响应
-
台州:加强点位巡逻检查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医保基金收入约1.63万亿元
-
旅客腰缠活体松果蜥进境被查,只能说太“勇”了…
-
针对台风“卡努”,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国家防总针对台风“卡努”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