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 “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来源: 网络综合

原标题: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 “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来源:时代财经

阿里云从杭州“大本营”起家,如今拿下北京一线城市项目,其中蕴含的商机和挑战都不言而喻。

8月20日,阿里巴巴公布2021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其中,云业务季度营收123.45亿元,同比增速达59%,2020年上半年累计营收超245亿元。IDC数据显示,阿里云仍是中国最大公共云服务商,并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市场份额增长。

财报发布前一天,阿里云释放了另一则消息,阿里云将全面服务北京城市大脑建设,围绕城市治理现代化及首都核心职能,相继落地环境保护、智慧社区、交通治理、智慧商圈等场景。

距2016年杭州联合阿里云发布首个城市大脑不过4年,城市大脑已经升级到了3.0,强化感知能力的同时,应用场景也逐渐从交通扩展到更多垂直领域,从杭州“大本营”起家,到拿下北京一线城市项目,其中蕴含的商机和挑战都不言而喻。

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演进过程,北京这种超一线城市,系统性和复杂度更大,已经不能作为基础单元去运营。“例如平谷主要是农业和旅游,大兴主要是新机场,亦庄是工业与科技产业。通过垂直领域的运营,城市大脑可以逐渐孵化出新的业态,甚至会像消费互联网一样,孵化出很多APP。”

同时,阿里云城市大脑也面临着与地方政府达成“共识”的挑战。在刘松看来,项目推进过程中,“共识”一直是最大的成本,近几年情况也有所改善。在“未来城市”的建设上,刘松认为,潜在需求是无限的,年轻人生活方式也不一样,还有更多的创新场景等待去挖掘。

收入5年增10倍,连续三季度过百亿

截至本季度,阿里云已连续三个季度营收超过百亿元。本季度营收达123.45亿元,同比增长59%,领跑全球云计算3A阵营。2016上半年阿里云营收为23.09亿元,到2020年已经达到245.62亿元,五年间增长超过10倍。

来源:阿里云

本季度阿里云营收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共云及混合云业务,以及单个客户的平均收入增长。以金融行业为例,IDC统计,阿里云位居中国金融云市场第一,覆盖60%保险企业、50%证券公司和数百家银行客户。

合作伙伴方面,目前为止,阿里云与合作伙伴已发布500多款联合解决方案,覆盖30多个重点细分行业,部分合作方在阿里云上已营收过亿。

技术层面,阿里基于云的特点构建整套基础体系。7月,阿里云发布第三代神龙云服务器,性能比上一代提升160%,更能满足云原生时代的计算需求;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以1489万的性能指标打破国际性能基准TPC-DS记录;在Gartner云安全测评中,阿里云整体安全能力获得全球第二。

而在基础设施投入上,今年7月阿里云宣布新增三座超级数据中心,新增超百万台服务器,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带。截止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2个地域部署了上百个云数据中心。

在具体的项目落地上,近期阿里云城市大脑联合首都信息(0.42, 0.00, 0.00%)、千方科技(002373)、时代凌宇等合作伙伴成立北京城市大脑联盟,将围绕城市治理现代化及首都核心职能,相继落地环境保护、智慧社区、交通治理、智慧商圈等场景。

北京是国内交通状况最复杂的城市之一,不仅机动车保有量高达636.5万辆,市内还有五个火车站和百余所三级医院,这些重点区域容易形成交通拥堵。北京市常驻人口超过2000万,居民的出行需求与公共交通规划也影响着城市的通行效率。

为了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阿里云技术人员正在应用数字技术进行道路拥堵分析,包括多个路段的拥堵指数、红绿灯时长等。未来,通过城市大脑全市交通动态感知以及人工智能信号灯,可以对城区的堵点进行信号优化。

目前,城市大脑社区试点也已开启。试点社区通过开放平台建设社区生态应用,在养老、生活服务、停车等服务场景建设智慧社区应用,实现社区互助互救、共享共治的场景体系。

会议期间,北京市通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通州城市大脑的进展。2018年,通州在环境保护领域率先探索了精细化治理模式。引入城市大脑后,通州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视频识别等技术完成了155平方公里核心区的智能化环境监测改造,实现了对全区渣土车辆和施工工地环境的数字化管理,大大降低了空气扬尘污染。

阿里云方面表示,全球有30多座城市引入了阿里云城市大脑,包括杭州、北京、上海、郑州、海口、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吉隆坡等。

城市大脑落地,最大的成本是共识

5年营收增10倍,阿里云一路狂奔的背后,项目实际落地也一直面临挑战。以城市大脑项目为例,在具体项目推进过程中,阿里云首先要解决的是地方政府的需求问题。

“我们是跟着需求走的,并没有分地域、行业,这种纵向或横向推进的计划。” 阿里云智能事业部数字政府事业部总经理唐日新表示,“城市大脑的演进,国内几百个城市每个情况都不一样。原来我们试图打通垂直交通领域,现在则是围绕客户需求场景进行重构。”

但从需求方的角度看来,政府的想法和规划往往要求更高,与阿里云及合作伙伴能够最终落地的结果存在差距。在峰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大数据建设处处长刘旭提出,在北京这样一个复杂的城市体,需要几个大脑,人与人怎么连接,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尤其疫情期间的社会治理让政府工作人员进一步意识到,“政府和市民的接驳依然非常落伍,还停留在简单的发短信通知层面,互动是停滞的、碎片化的。一些连接工具,比如钉钉、微信也难以互通。”

作为城市大脑最一线的需求方,刘旭指出,“人体只有大脑是不行的,IT系统必须和行政体系、社会治理体系联动,大脑要和五脏六腑在一起。”

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对时代财经坦陈,打造智慧城市要解决的问题,比任何行业都复杂和系统得多,其中最大的成本还是共识成本。

阿里云方面的解决方案是,在恰当的期望值下,有一个大致的规划,尤其短期内前几个项目成功性很重要,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至少从北京的尝试来看,在对目标的一致性期望上,现在比原来要好很多。大多数市级和区级政府领导,对城市大脑大概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还是不会有误判。只要确定好怎么通过数字底座加上垂直应用,把项目形成落地闭环,逐渐建立信任。”刘松表示。

此外,刘松提到,城市大脑项目建立起来,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运营和管理,企业和政府可以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模式,如郑州、海口等地都有类似的案例。

责任编辑:cjh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