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身边的大国工匠 | 母永奇:大地深处追光而行
2023-03-06 13:08:22
来源:
杭州网
身边的大国工匠
原标题:
母永奇:大地深处追光而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朱欣
28公里,开了10余年,母永奇形容自己是“世上最慢的司机”。
在未遭遇复杂难掘地层的情况下,一台盾构机平均每年掘进3公里。盾构主司机从业年限一般在3至5年,之后大多选择转岗。38岁的母永奇是个例外,他在中铁隧道局集团当了10余年盾构主司机。
近几年,他开始管理隧道建设项目,大部分时间仍在一线。项目不同,使用的盾构机、遇到的地层情况,都可能有差别,他对此始终保有期待与好奇,不想错失与新设备、新地层打交道的机会。他调侃自己:“我和盾构机相处的时间,比跟任何人相处的都长。”
母永奇在工作中。
“大师”的足迹
家在四川苍溪,电话归属地是浙江宁波,社交平台地址是河南郑州,创新工作室设在深圳、珠海、成都、西藏。这些年,母永奇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同事们称母永奇为“大师”。他先后参建宁波、郑州、成都等城市的地铁,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深圳春风隧道等,是国内少有的全面掌握隧道施工主流盾构机型的专家人才。
建设宁波地铁1号线时,盾构机要穿越铁路桥、文物遗址等地段,地表沉降要控制在4毫米以内。按当时的技术,沉降控制在10毫米以内,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母永奇与技术人员最终将沉降控制在了2毫米以内。
在佛莞城际3标项目,使用的进口盾构刀具1把6.8万元,只掘进20环就达到磨损极限。母永奇联合国内厂家,改进国产刀具,研发出19寸分体式双刃镶齿滚刀,将成本降至5万元1把,使用寿命提高到掘进60环换1次刀具。
10多年来,母永奇带领完成的技术创新成果达36项,攻克了软土地层沉降控制、砂质地层盾构掘进渣土改良、大直径水下铁路盾构隧道建设等技术难题,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凭着过硬的技术,属于母永奇的荣誉接踵而至。
掘进之道
盾构机轻则数百吨、重则数千吨,有液压、机械、电气、流体、环流5大系统,30多个子系统,5万多个零件。这个“庞然大物”的操作,全掌握在盾构主司机手里。
2010年,母永奇刚入职,就接到“3个月会开盾构机”的任务,他怕学不会。当时,国产盾构机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技术培训不成熟。母永奇能仰仗的,只有负责盾构机售后技术指导的几位师傅,他每天跟着他们看、记、练。
对母永奇来说,职业生涯首个重要节点在2014年,他参加了河南省产业系统职工技能竞赛暨中铁隧道集团第八届职工技术比武盾构操作工比武,获得第一名。这让他觉得,努力没白费。
也是在比赛中,他从同行那里学到两个好习惯,每掘进一环,就要查看渣土状态、巡查设备情况。前者是了解地层变化,以便提前调整操作技术,后者是为避免设备故障。
这些习惯,影响着母永奇的渣土改良、姿态控制、紧急情况应急操作等方面技术的提升。这些技术掌握不好,可能造成机器损坏、地表沉降塌方、隧道轴线偏离等后果。“我的技术水平都很高。”屏幕对面,母永奇语气坚定自信。
“匠心”无止境
在大地深处探索的这些年,母永奇把工作心得一一记录下来。盾构机组装,系统构造解析,掘进操作技巧、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翻阅他的笔记,仿佛在读专业书。
精进技术的同时,困惑和遗憾也伴随出现。幽深的隧道里,每天连续12个小时,工作在几平方米的控制室,被噪音、湿热的空气包裹,与外界断联。母永奇入职最初,也不时被孤独感侵袭,自己偷偷抹眼泪也是常事。
母永奇习惯从老一辈隧道工人那里汲取能量。外公韩礼芳参建老成昆铁路时,年仅19岁,那一代隧道工人靠着“一杆风枪、一把铁锹、一辆推车”,就把天堑变通途。每每想到这里,他又添了几分前进的底气和力量。
目前,母永奇最想做两件事。一是重新总结以前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再就是培养人才,改变“行业缺人、留不住人”的现状,他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是带出100名盾构主司机,现在已经有48名盾构主司机在他手下出徒。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
千方百计守护好我国的“粮袋子”|世界头条
-
热点评!身边的大国工匠 | 母永奇:大地深处追光而行
-
久违了!订单“爆棚”的感觉 海宁举行春季家博会,市场整体回暖显著|每日看点
-
两会上的年轻人|“95后”人大代表杨登辉:我为技能人才代言 天天热推荐
-
代表通道 | 张克勤代表 :建设科技强国 保障绿色安全农产品供给
-
当前讯息:“世界目光聚焦中国两会”(外媒看点)
-
美国佐治亚州发生枪击事件 致2死6伤
-
合作社农机“体检”忙|世界聚焦
-
触摸东北大地的心跳
-
未来三天全国大部降水稀少 气温持续回升暖得罕见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环球信息
-
环球观速讯丨农业农村部:全国春耕备肥有序推进!粮食主产省化肥到位进度超80%
-
天天微动态丨英俊中学举办“传奇战士 雷锋知音”报告会
-
两会新华视点 | 从三个报告看2023民生新改善
-
2023年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行动启动|全球热资讯
-
美媒:贪欲和漠视催生美式“毒小镇”
-
俄经济专家:中国对稳定全球经济和国际关系发挥重要作用
-
世界看热讯:两会词云图|两场发布会问答向世界传递中国发展声音
-
天天通讯!2023年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行动启动
-
不见外,只见爱!卢旺达小哥在贵阳的一天
-
全国已有12个省份625处大中灌区开始春灌
-
环球快资讯:VR画两会|用中国传统色绘就未来图景
-
专访:中国扩大开放为外资企业发展注入动力——访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每日热点
-
全国两会特别策划丨听!声从浙江来
-
15分钟,放心家政服务送上门 环球热推荐
-
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
-
热点聚焦:遇见你丨你好,陌生人 零下40℃的暖心救援
-
开好局 起好步丨交通、建设、医疗……我国在多领域实现多项新突破
-
广西“雷锋街市”连续开市58年 老少“雷锋”接力便民_当前独家
-
当前简讯:声动中国丨“我们来帮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