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史前时代考古新发现 上溯五千年 探源中华文明|全球速讯
2023-03-25 21:06:55
来源:
杭州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于3月27日展开评选,共有22个项目入围,最终评选结果预计28日揭晓。无论是否最终突围,这些项目取得的成果都反映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年度基本面,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演进、讲述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的精彩节点。今天(3月25日)开始,我们将带您全面了解这些考古新发现。首先聚焦史前时代,学堂梁子遗址等三处入围终评项目,进一步揭示出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的发展演化图景。
【资料图】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保存了100多万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1989年、1990年,该遗址曾因发现两具约100万前的直立人头骨化石而闻名世界。为探寻人类起源演化这项重要的学术课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科院古脊椎所等单位组建考古队,开展新一轮考古发掘。2022年5月18日,考古队发现“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其年代距今约100万年,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成为研究人类在东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证据,也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历经半年精细化发掘,2022年12月3日,“郧县人”3号头骨被顺利提取出土,目前已开始进行修复。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工作组组长 高星:距今100万年左右的人类化石非常少,具体到我们中国东亚这个区域,超过100万年的只有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距今160万年至120万年左右的蓝田人。郧县人就处于一个中间的环节,它是距今100万年左右。后来又有北京猿人,新的测年表明,北京猿人可能在距今80万年左右。中间这个环节基本上是靠郧县人这三具头骨在支撑,它应该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过程。
时间从百万年前跨越至一万年前。2020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开始对河北尚义县的四台遗址开展新一轮考古发掘,出土陶、石、骨、贝类遗物800余件。尤其令考古专家欣慰的是,在距今10400—10000年、9200—9000年、7600—7400年、7300—7100年等多个时段的文化遗存中,陆续发现40多座古人类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址,面积为7—16平方米。另外,考古队还发现了数量较多的橡子皮壳和碳化的粟与黍,以及大量的石磨盘、磨棒和石铲,器物上还残留着淀粉粒,表明距今7600年前后,该地的古人已经开始了驯化农业,成为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实证。种种迹象显示,这里的人类文化遗存发展过程连续,实现了旧石器无缝衔接地过渡到新石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 李新伟:新旧石器过渡是人类发展一个特别重要的转折,有的时候被称作是农业革命。人以前就是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到农业革命的时候,人开始可以自己驯化植物、生产食物。特别是如果依赖于那些后来的农作物,可能就要定居下来。四台遗址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发现了最明确的定居的证据,就是这种半地穴房屋的出现。现在看大约就是1万多年前,就在这个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时光继续停留在一万年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专家,在山东临淄东部同样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的人类遗址——赵家徐姚遗址,距今1.1—1.5万年。发掘过程中尤其发现了一处保存完整的古人临时性活动营地,总面积约400平方米,至少有3处火塘;围绕火塘,陆续发现遗物1000余件,包括陶片、陶塑以及少量的石制品、蚌壳制品;其中,陶片200余件,包括可复原陶器2件、花边口沿6件、穿孔陶片5件,均为夹炭红陶,厚度基本为0.7厘米左右,质地均匀、器型规整,是我国北方地区出土陶器年代最早、也是国内出土早期陶片数量最多的遗址,暗示了该地区可能存在更为原始的陶器起源阶段。而遗址拥有大面积、多频次红烧土堆积,显示遗址内火的出现频率很高,说明人与火在长时段内发生了互动关系,可能与古人获取特定资源、彰显领地意识密切相关。专家介绍,保存完整、遗物丰富的赵家徐姚遗址,成为我国万年文化发展史的又一个重要实证。
上溯五千年 探源中华文明
入围“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的22个项目中,有4项将发掘和研究目标锁定在3700年至5800年前,从空间分布看,包括了安徽、甘肃、山西、陕西,进一步彰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演进过程。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是一处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1985年发现以来,总计进行过14次考古发掘,其中,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至202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本体开展了4次发掘。祭祀坑内共出土陶石玉类文物260余件:石器以60余件石钺最具特色,其中一件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石钺;玉器以玦、管等小型饰品为主,含有少量齿轮形、梳形等新器型,最特别的是一件龙首形玉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中国史前考古的新发现,同时还出土了中国新石器时代体量最大的玉璜;陶器有杯、壶、鼎、大口尊等,最有特色的是白底黑彩、饰垂幔纹的彩陶葫芦瓶。另外,还发现大型红烧土公共建筑基址等,专家表示,新发现进一步显示出,凌家滩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关键遗存,其重要地位更加突出。
而位于甘肃省庆阳市黄土高原第一大塬地——董志塬上的南佐遗址,是一处距今约5100—4700年的仰韶晚期都邑性大型高等级中心聚落。2021—202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考古发掘和大面积调查勘探,初步确认遗址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有9座对称分布的夯土台,外侧有两道环壕,环壕和夯土台围成约30万平方米的遗址核心区,内部发现一座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长方形“宫城”, 建筑材料还包括土坯和最早的红砖,地面、墙壁都以石灰多层涂抹,成为国内最早大范围使用白灰面装饰建筑的实例。出土了制作水平高超的白陶、黑陶、绿松石珠、成套的彩陶等贵重物品,而陶器制作火候控制在1000℃以上,显示与长江流域和黄河下游存在远距离联系。尤其是发现了数以百万粒的炭化稻米,这在黄土高原地区前所未见,可能为当地种植,也有可能从长江中游等地远距离贸易获得。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韩建业:光这样一个工程量,大约有75万立方米以上的土方,可能需要几千个人工作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这就是国家力量。大型工程的出现、大型的宫殿建筑的出现,还是从距今5000年左右,比如说良渚遗址,比如说南佐遗址,比较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个时期文明真正形成了。
另外,入围十大考古终评的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是一座具有内外双重城垣的石城聚落,距今约4200—3700年。截至2022年底,考古发掘出土一批颇具特色的陶器、骨器及玉石器,较为全面地摸清了核心区布局等。尤其是聚落发展到鼎盛时期,修建了外城墙及外城门,整个门址南北跨度74米,东西进深48米,由三个石包土芯大墩台呈“品”字形围合而成,通关进城时,需经半圆形墩台外侧夹道进入第一道瓮城,迂回前行,经过两道瓮城后方可抵达城内,成为目前发现史前时期保存较为完整、结构最为严密、形制最为规整的一套门址系统。
距今约4150—3700年的陕西西安太平遗址,自2021年3月起展开发掘,初步明确,该遗址为关中地区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龙山时代环壕聚落。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
全面了解史前时代考古新发现 上溯五千年 探源中华文明|全球速讯
-
全球观速讯丨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举办 219名“文物医生”同台竞技
-
拿下“五个一工程”大奖双黄蛋 谁是浙江电影背后的“贤内助” 天天百事通
-
全球首款,正式交付→ 世界新消息
-
每日消息!出游正当时 各地为游客提供一道道文旅大餐
-
这些广告禁止发布!互联网广告新规5月起施行|环球热推荐
-
每日动态!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机组投产
-
新疆且末县达西湖上 白鹭“衔草修巢”繁衍生息
-
春天里的中国 春意盎然 万象更新
-
一线观察丨汽车运输船火爆的背后_今日讯
-
千城胜景|枣庄山亭:杏花开 春意满
-
一批海洋卫星融合产品实现自主可控
-
【独家焦点】水碓日夜舂 釉果加工忙
-
中国“北方第一所”踏雪巡边:来自北纬53°的戍守
-
丹麦邀请“北溪”俄方运营商调查水下可疑物 俄政府表示欢迎
-
走!一起探秘国家公园丨人在草木间
-
环球观焦点:从一座“山”,爱上一座城——小布带您走进“这有山”
-
香港旅发局:内地访港旅客人数已恢复到疫情前45%
-
新加坡一货机紧急降落香港机场 无人受伤
-
“00后”技能“小匠”分享成才之路:平凡造就不凡 技能改变命运|当前消息
-
参加考研复试却因航班延误缺考,考生崩溃大哭:复试时间太紧迫|世界热闻
-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村 古村白墙黛瓦 瓷韵茶香悠长(走进传统村落)
-
科学家揭示作物主效耐碱基因|焦点
-
全球观天下!我在xx很想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xx……你和网红路牌合过影吗?网友:忍不下去了!
-
世界消息!遇见你|“鸟叔”韩战桥 守护着家乡的荷红苇绿、百鸟翔集
-
厚植制造业数字化优势
-
用文化力量挖掘优秀影视商业价值
-
环球关注:半月内拍到三只野生大熊猫活动视频 四川瓦屋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
厚植制造业数字化优势
-
【世界新要闻】释放新业态促消费的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