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 >

缙云,高质量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来源: 杭州网

多年来,缙云县始终坚持铸美富民,以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夯实生态环境基础,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互利共赢。缙云连续荣获中国绿水青山典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第一批清新空气示范区等荣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唱响了“干”的主旋律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022年,缙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排名上升幅度全省第一。在治水上,建成县建成区“污水零直排区”,方溪、严溪流域联动保护监管走深走实,实现出境下陆断面、黄坑口断面水质高位提升,Ⅰ类水天数占比达92.3%、96.4%,同比提升16.3%、4.1%,守牢黄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在治气上,抓实细颗粒物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完成挥发性有机物(VOCs)源头替代项目11个,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5家,抓实秸秆焚烧管控,研究出台《缙云县秸秆(垃圾)禁烧工作考核办法》,压实乡镇禁烧责任,构建三级禁烧体系;在治废上,全面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建成19个“无废细胞”,探索推进废弃岩宕生态修复实践,一处一特色,为各地废弃岩宕再利用提供缙云现实样本。

坚决扛起出境断面水质提升责任,四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7亿元进行强力攻坚,特别是去年针对性实施六大攻坚行动47项任务,严格落实工作每月点评、问题动态查找、进度定期通报等机制,重点推进菌草菌囊生态治理、巧溪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等项目建设,实现光瑶断面总磷年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3.1%,特别是去年10月以来稳定达到Ⅱ类水标准,蒲岸断面总磷年平均浓度同比下降8.8%。其中,巧溪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获2023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提前批)6000万元,是丽水市单体补助最高项目。

收获了“赞”的幸福感

坚持“硬举措、软环境”,在生态安全和环保服务上双向发力,积极有为、敢于担当。

强力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2022年全年查处违法案件33件,查封扣押7起,移送公安行政拘留6起,有力形成打击环境违法的高压震慑力。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实现主动纳入市级清单15件、省级清单3件,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指数位居全市前列。在全市率先出台《缙云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作机制》,完成生态损害赔偿案件5件,其中资源类案件3件。高度重视群众环境污染投诉工作,妥善解决群众环境信访投诉300件。与莲都、永康、武义和磐安签订环境联动工作协议,形成了跨市共治、共管、共护的良好模式,有力维护了生态安全。

及时出台《关于妥善处置现状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工作方案》,破解284家企业环境准入历史遗留问题。持续推进“三服务”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借力数字赋能,严格落实“企业环保咨询日”制、代办服务制、重大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制,探索性开展建设项目环评现场打包竞价实践,打好生态环境“服务牌”,全年累计精准帮扶企业90余家次,解决生态环境领域问题300余个。盘活企业生态资源权益资产,缙云首笔排污权质押贷款落地,激活企业间排污权二级市场线上交易,变“环保数字”为“真金白银”。建成智慧环保平台,上线全省首个“环评追踪”特色应用场景,全流程时间缩减1—2个月,企业可少跑5—10次,甚至达到“零次跑”,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

营造了“清”的好环境

大力推进“三色”铁军锻造。实施“红色”领航,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学、讲、践”深度融合,做到一贯到底、落细落实,永葆“清白”本色。系统开展防范利益冲突专项治理,结合警示教育“八个一”活动和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化解,筑牢廉政防线。健全“三重一大”、采购等一批固根本、管长远的规章制度,以“问题整改”倒逼“环保规范”。锻造“绿色”铁军。常态化开展“每周夜学”,用好生态环境大讲堂平台,以“请进来、走进去、沉下去”为路径,推动队伍提质强能。去年共举办7期生态大讲堂,并开设生态环境专业化素质提升班,组织全县部门、乡镇环保领域工作人员赴安吉进行系统培训,助力履职能力提升。

2023年,缙云将始终坚持“发展是首要的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号角、创新是最好的创业、争先是永恒的主题、行动是最好的语言”五大工作理念,上下同心、踔厉奋发、担当作为,持之以恒厚植最美生态底色,坚定不移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勇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向人民群众再交上一份满意的绿色答卷。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