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 >

快看:最近“二阳”是否增多?“二阳”重症比例高吗?张文宏回应:这一波“二阳”波峰比第一波低很多,但有比较长的长尾效应


来源: 杭州网

橙柿互动综合报道 近段时间以来,“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咽喉炎患者增多”等话题,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目前,新冠病毒变异和流行情况究竟怎样?为什么会出现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二阳”病例是否增多?再次感染风险有多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及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多位专家都作出了回应。

张文宏 :“二阳”不用紧张

针对网络上“二阳”是否人数增多的声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看看新闻knews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距离去年新冠感染高峰已经过去有半年,上一轮感染过的人群体内保护抗体逐渐降低,但不代表抗体全无,对整个社会而言,免疫屏障依然存在。近期“首阳”、“二阳”增多是符合病毒传播规律的,预计这波感染的波峰不会很高,“二阳”的人症状也会比较轻,但如果病毒有大的变异,那么症状可能会略微重一点,而散发感染的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一波“二阳”的波峰比第一波要低很多,但宽度比较宽,也就是说它有比较长的长尾效应。医疗资源并没有受到挤兑,公众不必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免疫力下降的时候,第三、第四次感染的可能性仍然有。

发生规模性疫情可能性不大

报告病例中绝大部分是轻症

针对近期发热病人是否增多?“二阳”病例是否增多?的疑问,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监测数据来看,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但近一周来,上升趋势有所减缓。发热门诊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出类似趋势。监测数据还显示,报告的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是轻症。

专家总体研判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局部地区不排除新冠病例继续增多的可能,但我国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冲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认为,最近接诊的发热病人,相比一个月前有所增加。检测下来,新冠阳性病例占比不大,其中大部分是轻症。

从接诊情况看,近期的发热病人中大部分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不过,最近1至2周发现,二次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

123下一页全文阅读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