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 >

【当前热闻】有风来丨不看不知道,中国梆子大会果然“下饭”


来源: 杭州网

这几天,戏曲界业内人士有点感叹,关注戏曲的人好像多一点了呀。

为什么这么说?答案就在最近频上热搜的《中国梆子大会》。


(相关资料图)

由山西省高平市人民政府、山西传媒学院主办的《戏聚高平·擂响中华——中国梆子大会》,从5月18号至24日连续7天,每晚全网直播。

23日晚,中国梆子大会总决赛落幕,十位选手带来了各个剧种的拿手绝活,其中包括最近有点红的晋剧演员张军波。热搜之后,梆子有人看吗?戏曲演员的“哈姆雷特”之问,谁可以答?

01

“下饭”的梆子大会

何为“梆子”?

梆子是地方民间戏曲中的一种声腔。梆子腔源于明末的西秦腔,因为用硬木梆子伴奏而得名。

西秦腔与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包括陕西的同州梆子、秦腔,以及山西著名的蒲州梆子、上党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这“四大梆子”,此外还有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除以硬木梆子伴奏外,梆子腔以不同形制的板胡作为主奏乐器,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粗犷,听起来有让人怒发冲冠的感觉。

后来,梆子腔系统内产生了许多大戏,如由山西蒲州梆子发展而来的蒲剧、由山西中路梆子发展而来的晋剧和由河南梆子发展而来的豫剧等。

作为一个非专业观众,点开如此专业的比赛之前,我心中还是充满了忐忑:能看懂吗?戏曲表演会不会无聊?究竟好不好看?

没想到,不仅不无聊,还很下饭。当晚,十位来自不同地区、各个剧种的青年演员,拼尽全力,拿出绝活,让这场擂台赛精彩十足。

晋剧演员张军波,表演了经典剧目《徐策跑城》。《徐策跑城》取材于民间小说《薛家将》:

唐朝薛仁贵的后代被奸臣张泰等陷害,全家抄斩。同情薛家的徐策用自己的孩子代刑,换下了薛家孩子薛蛟,并将其抚养成人。徐策派薛蛟去韩山下书,约薛刚、纪鸾英夫妇发兵报仇。大家相见,徐策大喜,跑上城楼一眼望去,薛家兵强马壮、旌旗飞扬。徐策飞跑入朝,代薛家雪冤,并迫使朝廷将奸臣张泰斩首。

张军波表演的片段正是徐策要入朝的过程,并在表演中“炫”了一把帽翅功,用耍帽翅来表达老徐策内心的欣喜激动,帽翅完全由脖颈及后脑勺控制,帽翅先是双翅盘旋,然后一边摆一边停,节奏鲜明,控制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当晚评委何赛飞称赞他:“他身上有韵律,不累,给人感觉不是技巧堆积,是情里面带技巧;每一个转换技巧的时候,他先出情,先有情,再有形。”

“将军!马超他气死了哇!”紧接着上台的是蒲剧青年演员南征,一出《战冀州》,让观众看到了面对妻儿被杀后悲愤失措的马超,每一摔都直击观众内心,让人动容。

最终,张军波和南征凭借精湛的表演,并列当晚金奖的第一名。而作为小白观众的我,也仿佛在中国古代历史的传奇里走了一遭。

02

借一身戏服也要唱

山东梆子青年演员纵宛宛,从来到山西高平后,就一直发烧。当晚,她的嗓子终于好一点了,唱了一出山东梆子的老戏《老羊山》。

她表演完后,评委陈素琴说,“看到宛宛,我想起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年轻的昆曲演员王恒涛,是浙江杭州的优秀小生演员,也是京生魁首汪世瑜的徒弟。

原来,两年前,王恒涛参加在武汉举办的《戏码头》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在后台碰到了陈素琴。陈素琴记得,他对自己说:“老师,我参加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以后在练功场,不再孤单。原来全国有这么多和我同龄的人在并肩作战。”

原来还有这么多年轻人,坚守在戏曲舞台上。这次,无数观众也通过网络看到了中国戏曲青春的样子。

直播时,许多观众提问主持人白燕升,张军波的这身戏服是何老师送的吗?

白燕升介绍,张军波今天本来要唱《三娘教子》,因为他实在没有戏服了。隔壁的杨学东刚好有一套服装,便借给了他,今天他才能唱这出《徐策跑城》。

借给张军波衣服的杨学东,同样是晋剧演员,现在是华梅少年晋剧团团长,今年26岁。这次比赛,杨学东开了13个小时的大车,带着自己的团队,从张家口来到山西高平。不过,杨学东却是从时下火热的烧烤“转行”到戏曲的。

初中毕业后,他考到技校,为了赚学费,跟烧烤师傅专门学了烤串。一天,杨学东正在街上卖烤串,被初中的校长看到了,校长告诉他,有一个剧团正在招生,我觉得你可以。杨学东回到家,告诉爷爷要去考剧团,爷爷一听说,你如果考剧团,我就拿这根棍打折你的腿,谁知杨学东翻墙离开了家,然后考上了剧团,那年他十七岁。

实际上,每一位选手,都对戏曲饱含热爱,这份情感拥有极强的感染力,也让谷曙光评委忍不住向观众发问:“通过中国梆子大会有没有爱上梆子?”

03

戏曲“有声响”是好事

浙江的著名剧作家、三度“曹禺剧本奖”得主余青峰,最近一直关注着《中国梆子大会》。

作为戏曲行业的从业者,余青峰认为,《中国梆子大会》不仅引发业内的关注,还引起了全社会对戏曲的关心,这证明有许多人愿意为传统文化发声,也证实中国戏曲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连声音都没有,我觉得那才是悲哀。”余青峰说。大众对《中国梆子大会》的热议,实为中国传统文化回归过程中的一件益事。

要知道,在近几十年内,中国戏曲是式微的,它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余青峰曾做过一次市场调研:一张戏曲门票,如果卖200块,10%的观众可能会去买票;如果变成50块, 50%的观众可能去买票;如果变成10块,可能有80%,甚至90%的人去买票。如果变成免费,大家都愿意看了。

一出戏的收益和上座率难以成正比,这在慢慢瓦解戏曲的生存能力。

陈寅恪曾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

“戏曲是中国人的DNA,在中国的文化艺术当中,能够彻底代表我们自己的,就是戏曲艺术。”余青峰说。因此面对戏曲的生存困境,热爱传统文化和戏曲的人都会深感悲伤与惋惜。

目前市场上,脱口秀、沉浸式演出等大受欢迎,余青峰认为,这些表演形式的鼻祖都是戏曲,比如其中的插科打诨、自报家门等都是戏曲的固有特性;再如贵州的傩戏,本来就是全村参与的沉浸式演出。这恰说明了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

而在过去,戏曲就是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余青峰认为,让戏曲再度辉煌起来的方法只有一个:创造戏曲的市场价值。这意味着编剧创作的剧目,要让老百姓爱看,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在杭州推出的“好腔调·2022新古典戏曲季”,就是余青峰近年来的新尝试。其中的精品剧《白蛇传·情》以“情”破圈,上演时甚至一票难求。

“我现在在做‘回归’的尝试,就是让戏曲回归演出。首先让自己写的戏最少演出100场,同时做小剧场的自制剧,抛弃庞大布景和人海表演,追求小而精,小而巧,小而美,纯粹用表演来感染观众。如果一出戏写出来不演出,或者得了奖就进仓库,我觉得宁可不写。”余青峰说。

热搜的话题过后,戏曲依然能停留在观众视线里——这也许是借戏装上场的张军波和大声疾呼重视戏曲的评委何赛飞,最希望看到的事。

24日晚8点,《中国梆子大会》闭幕式暨戏曲名家群英会通过优酷、爱奇艺等网络平台播出,你可以借此好好看一眼戏曲的样子。如果还有兴趣,可以打开更多的戏曲节目探索一番。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