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环球热消息
2023-06-27 17:05:22
来源:
杭州网
这里曾黄沙漫天,寸草不生,如今绿树成荫,生机盎然。这里是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地之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全境深居其中。
近日,总台《面对面》专访为这片黄沙倾尽全力的“治沙女王”殷玉珍。在近40年时间里,她和丈夫创造了种出7万亩沙漠绿洲的奇迹。
△ 如今的毛乌素沙漠
(资料图)
01
“宁可种树累死
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
1985年,19岁的殷玉珍从老家陕西省靖边县嫁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一个叫井背塘的地方。丈夫白万祥长期住在沙漠,憨厚、老实,几乎从不与人交流。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婚房只是一个半掩在沙漠里的地窖。殷玉珍想,自己不可能在这地方活下来。
殷玉珍:当时就想死,但连个死的办法都没有。后来想还不如回娘家去看看我妈,我们那有口大机井,可以跳到那井里死。等走到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我号啕大哭,放不下我妈和弟弟。
放弃了轻生念头,殷玉珍返回沙漠深处,但残酷的现实处处考验着她的毅力。她也曾离家出走,但最终因心疼丈夫而放弃。
殷玉珍:我走到这山头,丈夫在那山头。他嚎,哭着说这个鬼地方他也不想待了,嚎得我心软了。
后来,殷玉珍的父亲带着家里人,帮她修建了三间土坯房,让她的生活有了改善。
殷玉珍还从老家带回两棵杨树苗,栽种到沙漠深处新家的门口。树苗给沙漠增添了一抹亮色,也给殷玉珍的心里带来了一丝希望。不过,风沙仍然困扰着她。
殷玉珍:那时候很穷,没有米,只能用玉米碎熬粥。结果大风来了,一下子连锅灶都打翻了,还把我脚烫了。我就发誓,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
02
收入全部投入种树治沙
“我就不相信自己治不住这个沙子”
1986年春天,结婚的第二年,殷玉珍用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唯一一只羊换回600株树苗,和丈夫一起栽种在家的四周。尽管只存活了不到10棵,殷玉珍依然看到了希望。从此,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沙战斗”打响了。
除了勉强填饱肚子之外,夫妻俩几乎把收入全部投入种树治沙中。为了得到更多的树苗,丈夫白万祥外出打工,只要树不要钱。然而,风沙肆虐,他们的种树之路异常艰难。一年秋天,两人种下的几千棵树苗一夜之间被风沙吞没。
殷玉珍:我在高粱上嚎了一顿,然后起来把眼泪擦干。我就不相信自己治不住这个沙子。
1989年春天,丈夫白万祥打工时听说附近村里有5万棵树苗没人要。夫妻俩与村民们商量,打工不要钱只要树苗。他们每天翻越一道道沙梁,来回20多里的沙漠,硬是将5万棵树苗全部拉回家种上。
年复一年,殷玉珍和丈夫摸索出了用灌木挡风固沙,蓄水保墒,再层层设防的种树方法。他们种活的树越来越多,绿色在沙漠中不断延伸。
03
“种树能人”成了“致富能人”
这辈子跟沙“没个完”!
1999年,殷玉珍和丈夫种树治沙的事迹为外界所知,开始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那一年,他们已种树近三万亩。
之后,在当地政府及社会力量的扶持下,殷玉珍和丈夫的种树治沙事业快速发展,沙漠绿洲达到了七万亩。他们也带动了周边群众积极治沙种树,涌现30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240多户。
曾经殷玉珍一个人拄着棍就能巡完的林子,现在得坐车才行。
巡林时,她会有一种“检阅”的感觉。“来的时候可以跟它们摆摆手,大家长得好,同志们长得好。”
因为种了树,风沙少了,雨水多了,气候土壤开始适宜种庄稼。
2022年,殷玉珍引进谷子新品种,长出的谷穗又粗又长,熬出来的米粥清香油亮,一斤能卖45元,成为高端市场上的抢手货。她还种了30亩沙漠玫瑰,要把玫瑰产业链条拉长,做成玫瑰茶、玫瑰饼、玫瑰酱……
如今,凭借特色种植和养殖,殷玉珍夫妇每年收入100多万元。在殷玉珍对未来的规划里,进一步通过种树、种植、养殖的良性循环发展,不但向沙漠要绿色,也向沙漠要效益。
殷玉珍的目标是:不仅治好沙、管好沙,还要用好沙。“反正我是跟沙漠耗上了,这辈子跟沙‘没个完’!”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
“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环球热消息
-
多地为学生开展普通高校志愿填报相关咨询工作
-
海拔4600米,这里有群“追光者”-世界焦点
-
最资讯丨多地为学生开展普通高校志愿填报相关咨询工作
-
当前热议!浙江德清:“人大代表”进家门,“码”上有事马上办
-
人工智能重塑数字世界 推动数实融合高质量发展
-
天天快看:热评丨快递“温度计”量出消费复苏
-
放流276万尾鱼苗 舟山9名非法捕捞者履行生态修复义务 环球新视野
-
焦点消息!微信文件传输助手是真人?官方回应
-
预警继续!高温重返!暴雨!大暴雨!这些地方注意-最新快讯
-
一个县级市的中国“船”说-今日讯
-
观焦点:海创周为辽宁、大连振兴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力邀千余名海外学子来辽回辽创新创业
-
2023长春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完美收官 环球快资讯
-
神十六乘组在轨近一个月 将继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 环球报资讯
-
贵南高铁贵州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看热讯
-
居民如何看待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面临哪些堵点?上海这样推进
-
【全球独家】贵南高铁贵州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我国拟立法保障粮食安全|聚焦
-
将数字技术应用到门诊、住院、后勤等环节 智慧医院探访记
-
西北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线路开通运营
-
复兴号将在青藏铁路正式投用 今日热门
-
规模最大、体系最全、效果最好 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力量取得这些成绩→
-
西安地铁再添新线路 运营里程突破300公里-天天热头条
-
环球热推荐: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安徽:探索信息便民“新举措”构建高效医疗服务
-
天天新动态:英雄就在自己身边(纵横)
-
我国浅层常压页岩气开采取得突破-天天快播报
-
要闻:数字赋能工程质量监管,台州何以能成全国样本?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侵犯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当前要闻
-
“八八战略”20周年,AI画出来的浙江会是什么样?-每日速看
-
【独家】我国浅层常压页岩气开采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