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浩大工程,应对两大难题 浙江打造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世界聚焦
2023-06-29 13:22:53
来源:
杭州网
潮新闻讯南方“暴力梅”,北方“高烧不退”。6月以来,我国一半以上的省会城市迎来今年“首个高温”,绝大多数属于“提前报到”。
随着极端和异常天气越来越频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为解开这道大题,浙江正在打造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
6月28日,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现场会在嘉兴平湖召开。国家和省市级生态环境部门牵头,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19个省级部门共同参与。这项牵涉广泛的浩大工程如何回应气候问题?气候应对与经济转型如何实现双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何选择浙江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并非新概念。
上世纪90年代,气候问题进入全球治理时期,碳排放被认为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了“次生效益”“协同效应”等概念。
“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性。”现场,生态环境部规划院副院长严刚介绍,如防治污染排放的同时也在减少碳排放源,修复生态的同时也在增加森林、湿地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将治理污染和减少碳排放同步来抓,可以降本增效获得双重效益,国内实践由来已久。”
不过,国内正式提出这一理念是在2020年。当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做出“3060”国家自主贡献承诺(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双碳”工作部署中首次提出:“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浙江的实践正是从2021年开始的。先人一步,源于现实所需。浙江是经济强省、资源小省,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同时,浙江外向型经济体量较大,跨国企业受到全球供应链的碳中和压力传导。“在欧盟,普通塑料制品的价格远高于新材料制品,其中就源于碳排放相关税费。”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欧盟碳关税、行业碳中和目标等机制,正在为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标定价格,深刻影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
“从被动视角看,‘双碳’是一种倒逼机制;但从主动视角看,也是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切入点。”该负责人说,在未来经济形势中,减污降碳是最大的确定性,浙江已将其作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同步解决气候应对和经济转型问题。
2022年9月,生态环境部复函同意浙江省率先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不到一年,样板区建设进展不少,会议现场发布的《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2023蓝皮书》写道,浙江已在全国率先发布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初步建立财政专项资金试点激励机制、搭建“减污降碳在线”应用场景……通过制度创新,浙江逐步构建起系统架构。
协同的三重深意
走进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嘉兴港区,清新空气、清洁河道等“绿”元素让人惊喜。去年以来,浙江在城市、园区、企业等层面组织开展两批共18个省级试点、26个标杆项目建设,嘉兴港区就是其中之一。
减污降碳协同的第一重含义,是通过技术创新、流程协同实现绿色转型。
在嘉兴港区的浙江惠禾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厅,记者看到真石漆、彩石瓦、阻燃保温隔热等建材产品。很难想象,它们的“前身”是危险废物飞灰,也就是生活垃圾焚烧后的残渣。
“我们创新技术,将飞灰中难以分解的有害物质稳定固化在水淬玻璃体中,再把它制成绿色负碳建材产品。”该公司董事长助理潘婷介绍,该项目每年可以综合利用危废15.9万吨,减少碳排放6.86万吨,并创造经济效益近3000万元。
园区中,产业链上下游互补降碳,已创新出多种模式。比如,飞灰无害化处置中所用水源,来自石化企业循环冷却水排水;化纤企业用上新材料公司的副产氢尾气做燃料,减少了天然气使用量;污水处理企业利用高浓废水产生的沼气发电,实现用电自给自足……
协同的第二重含义,在于不同层级、不同领域间的合作。
纵向来看,浙江搭建多层次的试点网络,从一家企业、一处工业园区起步,再到乡镇、区县、城市;还要针对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工业型、数字经济型、生态良好型等城市的不同类型,建立差异化的协同路径。
横向来看,尽管减污降碳是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任务,但不能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都是“双碳”任务的挑战。这也是此次多达19个部门参与推进会的原因,“环林农水”“工能建交”以及科技、财政、金融等支持缺一不可。
协同的第三重含义,是政府“搭台铺路”、社会各界参与共建。
推进会上,技术服务平台“减污降碳浙里来”应用在“浙里办”上线。“我们采用社区传播的方式,搭建热点专题互动场景,让低碳技术分享、案例展示、专业评价等功能实现实时更新。”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齐说,该平台将不断引入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和专业机构,从“政府—企业”转向“企业—企业”“专业机构—企业”,并把浙江的技术成果和平台模式输出到全国。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
一项浩大工程,应对两大难题 浙江打造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世界聚焦
-
四川成都:首趟“大运号”旅游主题列车上线运营
-
最新通报:报告3例霍乱病例!如何预防?
-
创新宣介 立体展示 “志愿填报季”高招直播引关注
-
创新宣介 立体展示 “志愿填报季”高招直播引关注_今日热门
-
36条预警信号生效中 今天白天河南局部暴雨大暴雨_全球今头条
-
焦点讯息:暑期汛期来临 文化和旅游部提醒:旅游须提升安全意识
-
【环球聚看点】【光明论坛】用好红色资源,凝聚新征程奋进力量
-
世界热点评!百日千万招聘行动推出5个线上专场 3.5万家单位参与 总需求超40万人
-
热门:漫画|@同学们,这份暑期安全攻略“拍了拍”你
-
【当前热闻】“村超”“村BA”“村歌” 乡村热土释放“幸福能量”——从贵州实践看乡村振兴新气象
-
快看点丨又一世界级桥梁工程!崇启公铁长江大桥施工取得阶段性进展
-
全球快资讯丨金观平: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
【天天速看料】【新闻随笔】读懂火热“村赛”背后的力量与热望
-
全球热讯:适应人工智能驱动科研新范式
-
今头条!警惕高考招录陷阱丨志愿填报咨询机构人员称“有关系”上好大学?骗局!
-
今日聚焦!打出数字赋能组合拳 宁波解决群众异地就医急难愁盼
-
宁波以“生态绿”涵养“海洋蓝”_世界热消息
-
世界播报:杭甬高速上线新型“养护机器人”
-
环球热点评!长江以北强降雨持续“营业” 华北平原40℃极端高温返场
-
【热闻】市第二十八中学“三百”家访解难题
-
一座馆带火城市艺术休闲游-观点
-
全球观焦点:我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打出创新“组合拳” 以“小担保大能量”赋能实体经济
-
警惕高考招录陷阱丨志愿填报咨询机构人员称“有关系”上好大学?骗局! 每日热门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 焦点
-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成功吊装-每日热文
-
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证据 相关研究达领先水平|动态
-
全球短讯!新华社权威快报丨探测纳赫兹引力波 “中国天眼”取得突破
-
每日热文:安吉开展安全生产 联合执法检查
-
“理论培训+实践比武” 省三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世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