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文脉颂中华·国潮少年派|“雕”出文化底蕴,“刻”下时间足迹
2023-07-11 15:22:59
来源:
杭州网
(资料图片)
小小的木刀剥下一片片木屑,沙沙的打磨声中逐渐浮现出精细的纹路,将人们置于工艺之美的殿堂。雕刻作品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雕刻匠人们的一刀一刻都嵌入了最美好的祝愿和最深厚的民族文化,给予我们关于历史的无限遐想。
雕刻艺术发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一块平平无奇的木料在匠人的巧手之中变化出大千世界的缤纷万物。在木雕中我们看到古建筑的硬朗结实、构思精巧,感受神兽的威风凛凛、栩栩如生,感叹于细微处的匠心独造、精妙巧思。“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顺付东流”,雕刻技艺讲究分寸和力度,更讲求耐心,越是生动的造型越需要沉静的创作,才能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非遗的传承要想在当下“破局出圈”,就要既不忘记根本,又适应于新的变化,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目光。木雕的传承发展为非遗焕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融入生活才能永葆活力。如今,木雕不只是伫立在地面的艺术形式,也可以是更加贴近日常的首饰挂饰。广东省博物馆开发潮州木雕系列文创,具有美好寓意的“一鹿繁华”木雕摆件让非遗走进现代人的生活。扬州木雕日前也推出缩小版的金丝楠木文昌阁、文房四宝、楠木枕等一系列木雕文创产品,让非遗成为人人可触摸到的艺术,让更多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到非遗,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益人。
木雕的传承发展也需要一个个匠人的坚守。我们不能让手艺人变成孤独的“守艺人”,坐着冷板凳的匠人也需要时代炙热的目光。如今,师徒传承仍是较为主流的非遗传承方式,由于技术的专业性,年轻的学徒必须在青少年时期就得到师傅手把手的教授和指导,再加上自己背后的刻苦练习,最终才能学到绝活、领悟真谛、成就匠心。而今不少中小学将木雕引进校园,孩子们在木雕师傅的指导下,亲身体验着非遗的艺术魅力,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增强了他们的文化归属感认同感。此外,社会的合力能够成为非遗蝶变腾飞的助推力,201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成立,为全国的木雕匠人打造了一个专业的交流共享平台,木雕匠人们在此传递信息、传承艺术、传播文化,让木雕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在一个个精美的木雕中,我们看见了时光的印记,也看见一代代匠人的传承与坚守。从传统工艺到文化IP,木雕正在以崭新的面貌拥抱时代,全力奔赴下一个高光时刻!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项目)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
【何以中国】文脉颂中华·国潮少年派|“雕”出文化底蕴,“刻”下时间足迹
-
【何以中国·了不起的文明遗存】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荒草难掩的奇迹
-
【何以中国】盛世中华有多美?AI给中国做了一组名片
-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乡村时尚体育】时尚体育风 吹进山洼洼
-
船员大国!我国注册船员超190万人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通讯:“中国速度了不起”——中企承建高速公路助力科特迪瓦经济社会发展
-
上半年厦门口岸查验出入境旅客逾122万人次
-
注意防范!甘肃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
-
网传“老人将刚满月双胞胎孙女扔在街头”,南充警方:行拘
-
独家视频:他们为什么重新回到山村?
-
这份录取通知书里有满满的非遗元素
-
四川开展暑期专项治理:不能把暑假变成学生的“第三学期”
-
坚持以系统观念推动能源革命(评论员观察)
-
激活乡村数字化人才“引擎”
-
(成都大运纪事)成都大运会打造“双碳”先锋赛会 吸引捐赠碳汇39.7万吨
-
湖南涟源:湘中煤海斗笠山 穿越时光迎蝶变
-
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电煤7.77亿吨 同比增长13.1%
-
《四库全书》这部巨著有着怎样的迁徙之旅?一起寻访藏书阁
-
长江美食|武汉热干面:“过早”里的江湖情
-
着力实现“双碳”目标 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之际
-
【记者手记】数字科技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
《国家标准实施指南(2023版)》发布
-
央行等两部门延长两项金融政策 对房企提供持续稳定支持
-
乐见农业经营“活力因子”绽放光彩
-
居民更要拿出“主人翁”意识
-
南湖公园荷花陆续绽放
-
让读者更好地享受阅读时光
-
南关区坚决打赢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
-
华北黄淮迎来降温雨退出高温群聊 南方多地桑拿天超长待机
-
欠银行1万,每天5-7个催收电话“轰炸”,信用卡逾期一时间没钱还,遭受“暴力催收”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