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为什么爱花花
2023-08-05 13:22:06
来源:
杭州网
(资料图片)
经济日报消息“跟着花花看大运会”“花花带你游成都”……大运会期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熊猫网红”花花多次登上热搜。这只被网友亲切称为“花花”的大熊猫大名叫“和花”,如今在社交媒体已经拥有50多万“护花使者”。
一般情况下,游客为了和花花互动,需要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排队三四个小时,漫长的等待对“花粉”来说是值得的。花花在熊猫群里很有辨识度,它不护食,不计较,呆萌平和。爪子里的竹子啃不动了,就直接躺下睡一觉;被弟弟扑倒,干脆找根竹子就地躺吃;吃饭时间,大家都吃饱了,她才慢吞吞地走出来拣剩下的竹子……花花不经意的动作总是被游客进行各种拟人化解读。“慵懒”“佛系”“与世无争”,人们通过一只大熊猫,表达着自己的情绪。
大家为什么爱花花?本质是源于人们的情感需求。在现代都市人情感需求的驱使下,萌宠经济逐渐升温。从咖啡馆“撸猫”到农场看猪,再到社交网站火爆的宠物视频,可爱的小动物成为成年人的“治愈良药”。在情绪价值作用下,花花已经不仅仅是一只熊猫,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依靠,代表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有人为它排队,有人为它出书,还有人为它手绘画像,并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随处可见“花粉”为花花剪辑视频、制作表情包、发布照片。走红的花花像极了娱乐圈“爱豆”,所有成长都伴随着粉丝的参与。通过短视频等相关内容进行传播,是当下文娱领域很流行的造星方式。事实证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解锁了这一方式,不仅成功捧红了花花,也让“熊猫之城”成都更添热度。有平台粗略统计,花花每带来一名游客,至少为成都带来1075元的在地消费。
大熊猫火了,火的不只是花花。如今国内熊猫界的顶流,南有花花,北有北京动物园的“西直门三太子”萌兰。作为一个超级大IP,熊猫经济已经站上消费领域的新风口。2021年,熊猫“福多多”在成都太阳产房诞生,野兽派品牌终身认养了它,取名为“噗噗”,并开发了一系列“熊猫噗噗”IP产品;2022年,北京两家文化公司抢先申请注册“熊猫花花”“熊猫和花”商标;如今,成都进行大熊猫营销,街头巷尾处处可见大熊猫、竹子等“熊猫IP”元素,大熊猫为整座城市引流赋能。不同的企业与品牌采用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熊猫经济”中,一方面借助大熊猫的文化号召力,快速提升自身影响力与知名度;另一方面,也通过参与IP塑造,不断扩大熊猫IP的边界,丰富熊猫IP的内涵。
讲一个好故事胜过无数花式营销。从北京冬奥会的“冰墩墩”,到如今成都大运会的“蓉宝”,它们能成功出圈,不仅因为拥有憨态可掬的熊猫造型,还有以体育精神为底色的“人设”,以及和国人之间的情感共鸣。近年来,以大熊猫为元素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从纪录片到动画电影,通过大熊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更加生动。挖掘大熊猫文化,讲好大熊猫故事,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大熊猫的未来拥有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离不开城市、创作者与粉丝共同的努力。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
大家为什么爱花花
-
子弟兵给的安全感!他们深水中一趟趟往返救援
-
“有困难就得上!” 黑龙江一男子开自家铲车参与抢险救援 转移被困人员
-
洪流中,这些瞬间令人动容!
-
应急发电车陆续进入 河北涿州生活用电逐步恢复
-
大家为什么爱花花
-
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某旅“济南英雄连”连长孙金龙——“钢铁连长” 向战冲锋(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
浙江出台新一轮为企业减负降本措施
-
“钢铁连长” 向战冲锋(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
迎接挑战 青春绽放(大运观澜)
-
优化县域科创生态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德清为企业攻关找强援
-
加大资金支持 明确补助对象 瓯海为老人“幸福餐桌”建章立制
-
宁波首个公安基层调解银辉党支部成立 金牌调解员办起“专家门诊”
-
活力“村运会” 银发展风采 “浙”里全民运动正当时
-
2023年度海军招飞实现新突破 在地方大学生中成功选拔飞行学员
-
要么超速,要么超时?外卖骑手交通违法乱象怎么破
-
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赴黑龙江指导救灾工作
-
应急管理部:7月各种自然灾害致1601.8万人次受灾
-
国家防总针对吉林黑龙江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三级
-
河北涿州主城区积水基本退去 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
精准服务打造幸福职场
-
重庆通报事业单位招考作弊案:嫌疑人用高科技手段团伙作弊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科普活动
-
长长高速公路南城市出入口“展”新颜
-
K396次列车员赵阳撰文:“爱哭包”这次咋没哭
-
群像:Z180次列车旅客转运救援纪实
-
“走,我们回家”——北京丰沙铁路线最后一批滞留旅客转运见闻
-
星火成炬 | 穿过风雨的一束光
-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效果显现 有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
深港市民“串门”热 优质生活圈逐步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共融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