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 >

成都大运会|陈老师在凤凰山的暑假


来源: 杭州网

新华社成都8月6日电 5日晚,中国队和日本队的成都大运会女篮决赛后,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的新闻发布厅里坐满了记者。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长枪短炮”,站在发言台后的主持人陈心怡有那么一刻恍惚——她突然有一种站在教室讲台上的、无比熟悉的感觉。


(资料图)

从教室到新闻发布厅

24岁的陈心怡是一名教师,两年前从西南大学师范专业毕业后,来到成都市金牛区五块石小学教英语。

2021年,刚入职没多久,陈心怡被抽调到了成都大运会礼宾组。在演练过后,由于需要双语人才,她最终加入了宣传及转播组,负责大运会凤凰山篮球比赛的发布会主持工作。

“可能我们刚从学校里毕业,比较符合大学生运动会的气质吧。”陈心怡说,她大学隔壁寝室的同学也被抽调到大运会,在武术项目的城北体育馆提供服务。

这个性格开朗的“川妹子”从小被妈妈说“屁股长钉子——坐不住”,如今她很享受站在舞台上、成为焦点的感觉。

然而,自称“人来疯”的陈心怡,却在凤凰山去年的一场大运会测试赛上表现出“肉眼可见的紧张”。

“当时一个记者突然站起来用英文提问,我直接懵了,整个人都很紧张,就请他又说了一遍。”陈心怡回忆道,“当下边有那么多闪光灯对着你时,你会绷得很紧。尤其是发布会还没开始,等待媒体入场的时候,我坐在上面不知道该做什么,领导后来说我的面部表情很僵硬。”

随着大运会的迫近,还没找到“点儿”的陈心怡很急,但她还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我当时想到,其实应该就像教我的小朋友一样,去面对媒体的‘老朋友’。我在说完一段话之后,人能更松弛起来,特别是到提问环节,记者会举手,然后我会让志愿者把话筒递过去,那个时候很像我教室里小朋友举手回答问题。”陈心怡“噗嗤”笑了起来。

5日晚的决赛后,记者们虽经历了颁奖典礼的“漫长等待”,但新闻发布厅里“一片祥和”。期间,陈心怡面带微笑,和在场记者有充分的眼神交流,显得松弛自如。发布会开始后,她用中英双语,清晰地介绍了前来参加发布会的球队主教练及球员,自然耐心地引导着记者提问,整场发布会进行得很顺利。

会后,陈心怡开心地来到记者面前询问自己的表现,就像课后老师和学生的“谈心”。

备课

在抽调到大运会前,陈心怡是个篮球“小白”,她此前对这项运动最大的了解,是大学校园里看同学在球场“挥汗如雨”。

当得知自己参与的是篮球项目后,陈心怡买了两本篮球规则书,一有空就翻一翻。当记者提问时,她突然意识到,这正是源于她备课的习惯。作为一名教师,她总是提前把事情规划好。

“我平时至少提前一个单元就开始解读教材,可能的情况下,还会给小朋友做一个知识拓展,我会上网去搜相关音视频素材,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所以我可能养成了多查资料、丰富课堂的习惯。”

“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事,只要选择做这件事,一定要做好。我一直是工作的时候认真,玩的时候放心玩的那种人。”她说。

已经被篮球“圈粉”的陈心怡,自述是场馆里最爱“捧场”的人,她和同事组成的助威团总是能输出高分贝且持久的呐喊。

友谊与梦想

在凤凰山赛场,陈心怡的工作配备了6名志愿者。因为年龄相仿,志愿者都亲切地叫她“姐姐”。“她们一口一句‘姐姐’,嘴可甜了。”

几年的赛事筹备,陈心怡在凤凰山收获了坚实的“战友”情谊,她和1999年出生的媒体看台主管蔡佳、1996年出生的信息服务主管蔡泠乐处成了“姐妹”,互相了解彼此的岗位,关键的时候都能顶上去。而他们整个团队就像一家人,媒体经理和副经理就像“家长”,其他的成员都是“兄弟姐妹”。

“我们关系非常好,下班早的话还会约饭,这种关系很难得,因为大家性格跟我一样,都是比较开朗、能开玩笑、能玩到一起的年轻人。”陈心怡说。

闲谈间,记者不合时宜地提及篮球项目的结束时间,刚刚还侃侃而谈的陈心怡突然沉默了。

也许是想到即将要与“家人”、运动员和刚刚熟识的媒体朋友分别,眼泪在她的眼眶里打转。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成都大运会也是如此。但大运会的经历,让陈心怡更加坚定了当好教师的理想。虽然从事这份职业时间并不长,但看得出来她很投入,聊着聊着话头就会从自己转到她的学生身上。

“成都大运会给了小朋友们很多机会,他们能感受到成都的变化,能参加很多有意义的活动,还能去现场看比赛感受运动的魅力。这两年中国故事宣讲、社区服务、大运研学等活动,加速了小朋友素养的提升。”

暑假已经过半,谈到开学的第一课,陈心怡的眼里瞬间有光了。“我觉得学生们肯定会缠着我,让我讲讲大运会。我相信他们很多人都来看了比赛,所以在开学第一课,我会让他们分享观赛的所见所闻。”陈心怡说。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