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 >

加强知识产权执法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意见“划重点”


来源: 杭州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侵权假冒违法行为,让合法经营的企业声誉受损、创新力受挫,破坏创新创业良好市场环境。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意见》,针对当前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新特点,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知识产权执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意见提出,加强外商投资领域和老字号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集中解决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加大对假冒仿冒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恶意抢注商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平等保护内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

对国内外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一视同仁。今年,广东省佛山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一起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假鞋案,当事人周某生产经营侵犯“CHANEL”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假鞋,无法提供合法使用商标的证据。执法人员现场查获涉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鞋175双、鞋垫2000双、鞋底1870双、鞋面1440个、商标标识3000个。经鉴定,产品均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产品,货值125.5万元;其出货记录涉案物品货值约700万元。当事人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意见要求,加强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执法,严厉查处网络销售、直播带货中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督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落实“通知、删除、公示”责任。

2023年1月,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一起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手机案,当事人江某某经营的网店“沪京杭数码”销售“华为”品牌手机,在未取得授权的情况下,购进伪造的授权销售证书,收购带有“华为”商标标识的旧手机、手机屏幕、手机后盖、外包装盒等,将旧手机翻新后,通过网络平台以正品“华为”手机的名义销售,销售金额达300余万元。当事人行为涉嫌构成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意见突出执法重点,在加强重点产品执法方面,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食品药品、农资、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配件和侵权假冒多发的服饰箱包等日用消费品为重点,严厉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聚焦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道地药材、手工艺品等,加大对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今年,浙江省长兴县市场监管局查处一起生产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蓄电池案,当事人李某等人组织生产并通过涉案网点销售假冒“天能”“超威”品牌蓄电池。2023年4月,联合专案组分赴山东济南、菏泽等地,共捣毁生产加工窝点6处,网络销售工作室3处,抓获李某等嫌疑人41名,扣押假冒电池产品1.41万只,涉案金额2.2亿元。

意见还提出,健全完善执法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建立完善执法部门与平台经营者、权利人的沟通合作机制,依托电商平台大数据资源、快递物流等信息和跨部门衔接、跨区域协作机制,打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强化全链条执法、源头打击。

据介绍,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以保障民生为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车”等违法行为,查办了一批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违法案件,保护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RDFG]

责任编辑:RDFG215

关键词: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图片